殡葬是人类自然的淘汰,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殡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词,现在殡葬指的是处理死者的遗体的方法和对死者的哀悼的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追悼,是对死者的追念哀悼,曹丕《赠谥邓哀侯诏》“追悼之怀,沧然泣伤”开追悼会就是寄托哀思。当今开追悼会的开法是:在开追悼会之前,首先根据条件的许可,布置灵堂,正中悬挂死者的遗像,已火化的就将骨灰盒放灵桌上,盖红布(是共产党员的可盖党旗)未火化的正中放棺材,周围留放花圈,松柏,两侧墙上挂挽联祭降,正面墙上挂写有某某同志追悼会的横幅,白纸黑字,如果是向遗体告别,横幅写与某某老人遗体告别,灵堂布好,就组织开追悼会,请逝者家属站左方,主要亲属站前排,干部群众站会场中,面向逝者遗硅或遗体,分排站好,每人胸前戴白花,主持人站前排左边,一半向干部群众,一半向逝者亲属,然后司仪。
守孝期间,子女忌参加娱乐活动 古时候父母去世,子女要一般要守孝三年,在这三年守孝期间,不可以举行婚嫁之事,也不得举行吉庆之事。 古代讲究“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不论官做得多大,父母去世后,都要请假回祖籍守孝,称为“丁忧”。如果官员不回乡守孝,就可能受到御史弹劾,受到处分,严重者甚至会永不录用。
逝者的服装忌讳用缎子面料 老人们习惯把去世后穿的衣服称为“寿衣”,过了六十岁后就有老人开始准备寿衣了。 寿衣的件数、质地都是很有讲究的。件数一般是五、七、九等单数,而不会是双数;材质上则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谐音,寓意后世儿孙多子,而忌讳用缎子,因为“缎子”与“断子”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