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文化的本质及特征
就其本质而言,殡葬文化就是人们在观念形态、操作形态和实物形态中所表现的一整套价值认知系统。
其一、观念形态。即人们知识、规范、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它作为所谓传统储存在人们的头脑里,沉积在人们的下意识,成为人们日常行为的标准。在殡葬观念方面,人们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极深,其中又以儒家尤甚。儒家殡葬文化的宗旨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并将治丧视为孝子履行孝道的一个环节。人们极少直言死,多称仙去、归去、作古、功德圆满之类,这些词在挽联中使用频率。他们留下了道教和佛家的痕迹,反映了人们对死亡的看法。
其二、操作形态(或活动形态)。即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庆典、工作学习、日常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态度、程序等。它们是观念在行为中的定型,是文化的外在表现。殡葬文化就其操作形态而言,形式多样。祭奠用白色(如祭幛、丧服);民间对先人灵柩、牌位或遗像瞌头,或亲月街坊绕灵三周以示告别;追悼会(旧称辞灵仪式),类似于在给死者出远门送行,办一个欢送会;治丧期间大放,意在热闹,并冲淡压抑和恐怖气氛;出殡时摔碗,是示意打发逝者出门,以免其再来纠缠死者,或说是送一个碗给死者到阴间去吃饭等。在古代,孝子居丧三年(实为二十五个月),期间不得从吉,即不得过正常人的生活,如婚嫁,出外做官、经商、娱乐活动等,意在推行孝道,强化两代人之间的联系。
其三、实物形态。即人们根据一定的观念和一定的操作而创造出来的实物。透过这些实物,我们可以看到其文化特征。殡葬文化就其实物形态而言,具有明显特征。在传统的土葬中所用的棺材,民间称之为寿器。寿者,长久也。民间多将棺材的内部和外部的两头漆成大红色,以示吉利。与此同进,还有寿衣、寿裤、寿鞋、覆面巾、红钱、杠、孝服、白纸花、黑臂纱等。墓地称阴宅,墓穴则称千年屋。古代人要求死后有一块墓地,否则被认为是死无葬身之地,并认为这将影响到来世轮轮回,因而此话也经常用作了人们之间的诅咒。现代殡葬服务则有殡车、冷藏棺(柜)、火化炉、电脑、鲜花等殡葬用物。
以上三种价值形态构成了人们对殡葬活动的价值认知系统,也反映了殡葬作为一种民俗活动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在四大民俗活动(婚、丧、节、寿)中,殡葬所包藏的文化内涵较深厚,对人的心灵震撼较深刻,因而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也较为深远。殡葬是生者按照自己对生命、人生的理解所设计的,也是办给生者看的,一场殡葬是否合格也是由生者来评判的,它是较终目的仍是生者。因而,殡葬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生存文化,其中隐藏或寄托了对人生的归宿,生命的价值的理解,对永生的追求,对现存社会的反映等。
殡葬是人类自然的淘汰,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殡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词,现在殡葬指的是处理死者的遗体的方法和对死者的哀悼的形式。包括发讣告、向遗体告别、开追悼会、致悼词、送花圈、挽联、出殡送葬、安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丧葬事项。
经过了初丧,哭丧,做七,送葬,等仪式之后,超后的环节就是下葬了,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超后的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同等原因,汉族主要是实行土葬,墓地是死者的超终归宿,所以墓地的选择是埋葬死者的头等大事。墓地要选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找出生气凝结的吉穴,从而可使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孙。
民间在丧期祭奠活动中,虽然仪式很多,但到了现在丧期已是简单了许多,主要有设灵堂、客祭、做七等等。有些丧事简办的,同时也免掉了丧期中的祭奠活动。
设灵堂:人气绝身亡后,丧家便在自家设灵堂,以便祭奠民间相信灵魂不死,认为死亡仅仅是灵魂摆脱肉体的束缚,因此,必须让灵魂有一个安顿之处,久而久之,演变成现在的灵堂作为一种临时的对诸祭奠的场所。
客祭:在设灵堂之后到出殡之前,逝者生前的族戚好友会前来吊丧,过去称为开吊现在则称为客祭。为了方便接待,也可以在该期间内选定一两日为客祭日期,告知亲朋好友前来吊祭,按旧礼,亲朋好友吊丧须行三跪九叩之礼,但现在的做法比较简单,一般是亲朋好友先点上三支香,然后向遗像行三鞠躬礼,丧家则在一旁鞠躬行四礼。
做七仪式: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超好是在七七期,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畜类,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亲友为他大做佛事,使他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许悔,立意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牲而重生为人了,而道也认为超度超好是在他七魄没有散尽之前。
墓地上的人把活人住的院子称为阳宅,寓意代表活力和生命力。管已去逝的人存放地点墓地,称为阴宅。一般都种有松树、柏树,象征着死人的意念永存。此外,种上松柏树还有水土保持、保护坟冢的作用。
当然,人们为了便于找到自己亲人的坟墓而在其旁边种上树木,一待长大,数里之外便可看到自己要祭扫的地方。
与墓地阴宅相反,即使是结较好吃的桑椹,其树也不会受到主人的青睐,至于清口爽心的梨,其树也会拒之于前院、后院。为什么呢,大概是桑与丧,梨与离谐音罢了。墓地上的人有句俗语:桑松柏梨槐,不进府王宅,就是这个道理。
墓地树木种植风水讲究:
1、种树在间隔墓地三米开外种植,或许隔两年再刨出旧树重新改换新树!这样树根就不可能会深扎墓穴了。
2、在墓地旁边种树,易使疾速生长的树根扎入墓穴当中,毁坏墓穴中的遗体完好或令骨灰盒松懈,当骨灰一直盒中溢出会招致家中活着的眷属和后代神经正常!
3、树根扎进墓穴易招致墓穴进水或成为鼠洞、蛇洞,由此形成亡人的后代中邪,怪病缠身。
4、树根经过繁衍可令树根一直墓地中穿过,直立而长成另一颗树时,构成墓地穿心煞,能够招致后代心脏突发恶疾,甚至猝死!
《论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民族,能够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是因为中华民族非常重视祭祀,人们懂得饮水思源,知恩报恩,记取祖宗的智慧经验。
一、祭奠先祖可以增运
这个话题听起来有些不真实,很多人会问了,祭奠先人和运气真的有关系吗?
1、已故的先祖大都和我们有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情感的依托和联系。
即使他们故去了,也会和我们现在身心有着相通。
当你前去看他给他扫墓,无形中也会帮你,会给你一些正能量场的补给,这是其一。
2、人离世之后是有魂魄的,你去看他,给他送纸钱、送供品,他的魂魄会有感应的,他们得到了财富和纸钱,会更加珍惜亲情,在很多时间,他们都会力所能及的帮助你,护卫着自己的晚辈平安健康,发财顺利。
3、祭奠先人可以用言传身教来教育我们的后辈,让自己的子孙像自己一样,孝老敬老。
子孙们从中受到的教育会很多很多,身教胜于言传。记住带着自己的子孙一起祭奠一下你的先人吧,这可是个上接已故先人,下承子孙后代的较佳时机,想想看是不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很多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