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合金厂冶炼过程产生的大量硅微粉烟尘,可以作为耐火材料和窑具材料的结合剂,活性剂和矿化剂,可促进耐火材料固相反应和烧结,有利于晶型的转变,提高耐火材料的高温性能.硅微粉在高于或等于1100℃不析晶.1200和1300℃析晶规律是:首先α-石英转变为α-方石英,然后转变为α-鳞石英.在1400~1450℃首先析出卡片号为290085的石英变体,然后转变为α-方石英.
另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是,以连续清扫热交换器表面为先决条件,直接燃烧未净化的炉气.然后就可以使用传统的袋式除尘器去净化燃烧后的气体.这种试验正在 Bremanger.Smelteverk 工厂的一台安装锅炉的8000KW 封闭硅铁试验炉上进行.假若实验结果令人满意的话,就可以建造更大的封闭硅铁电炉,这将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可供选择的能量回收办法.
钢加热时的主要固态相变是非奥氏体相向奥氏体相的转变,即奥氏体化的过程。整个过程都和碳的扩散有关。合金元素中,非碳化物形成元素降低碳在奥氏体中的能,增加奥氏形成的速度;而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强烈妨碍碳在钢中的扩散,显著减慢奥氏体化的过程。
钢冷却时的相变是指过冷奥氏体的分解,包括珠光体转变(共析分解)、贝氏体相变及马氏体相变。仅举合金元素对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影响为例,大多数合金元素,除钴和铝外,均起减缓奥氏体等温分解的作用,但各类元素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不形成碳化物的(如硅、磷、镍、铜)和少量的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钒、钛、钼、钨),对奥氏体到向珠光体的转变和向贝氏体的转变的影响差异不大,因而使转变曲线向右推移。
铬是不锈耐酸钢和耐热钢的主要合金元素。合金钢中含铬量若达到12%左右,在钢的表面便形成致密的铬的氧化物,使钢在氧化性介质中的耐蚀性发生突变而大大提高。铬、铝、硅等元素,能提高钢的抗氧化性和抗高温气体的腐蚀性能,但过量的铝和硅则会使钢的热塑性变坏。镍主要用来形成和稳定奥氏体组织,使钢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蚀性能和工艺性能。钼能使不锈耐酸钢很快钝化,提高对含有氯离子的溶液及其他非氧化性介质的耐蚀能力。钛、铌通常用来固定合金钢中的碳,使它生成稳定的碳化物,以减轻碳对合金钢耐蚀性能的有害作用。铜和磷配合使用时,可提高钢的耐大气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