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浮吊吊捞法 1975年后,由于有了300吨、500吨以至更大吊重能力的浮吊船,对于一些小型沉船可以直接吊浮.1976~1978年在柬埔寨湄公河打捞多艘沉船,以及1989年打捞“湛水出201”都采用这种吊浮法.
其他打捞法 筑堰抽水打捞法,是在沉船周围筑围堰抽干水,封补破洞后再放水浮船.1956年在中山县打捞“武凤号”军舰时曾采用此法.断船整捞法,可以把尚未完全断裂为二的沉船整艘起浮,减少了大量的水下电割等工作量,且节省工程时间和费用.1975年打捞日本冷藏船,1958年打捞日本小油轮等均采用此法.1975年救助泰国“东方三号”时还采用过筑假双重底打捞法.
随着浮筒和大型浮吊的出现,更多的时候是采用综合打捞法.即在打捞一艘沉船的过程中不仅要用浮筒,内浮力还要封舱抽水,用浮吊协助吊浮.由于综合运用多种打捞法,减少了海上作业时间,对不同类型、不同水深的沉船也能应付自如.
潜水技术分为非饱和潜水技术、饱和潜水技术。1957年美国海军潜水专家邦德首先提出饱和潜水理论,饱和潜水相比于非饱和潜水具有下潜深度大、停留时间长、作业效率高的特点。在饱和潜水条件下,潜水员离开饱和舱到水中某一深度进行潜水作业,然后返回饱和舱,这种方式的潜水成为饱和巡回潜水(简称“巡潜”),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因为饱和潜水是当今世界上潜水技术的成果,是目前人类直接向深海进军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