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相关工程数据按第六节计算结果,两台炉尿素消耗1492.94k/h,尿液溶解后浓度
为50%,喷入炉燃溶液浓度为5%;烟气温度为100℃;燃煤发热量为11766.7k/Ag,燃
煤量为471.695/h;排烟温度为141℃,该温度对应的蒸汽给h。=2716kJ/kg则查表或计算
得到hp=4642kJ/kg;qml = 1492.94kg/1;qa) =26 872.92kg/h;q.d=28 365.86kg/h。
SNCR系统喷入尿素水溶液时对锅炉热平衡的影响Q计算公式为
Q=Q1+O2+03=335.2qm3+2257.6qm3+(hp-hal)qnm
=2592.8qm3+(hsg -hal)qm
=2592、8×28365、86+(4642-2675.71)×28365.86
=129322508.7(kJ/h)
单台锅炉燃煤发热量
Q=471.695×11766.7×1000=5550293557(kJ/h)
溶液水分蒸发耗热与锅炉燃煤发热量的比值为
0.5×100×Q/Qm=0.5×100×129322508.7/5550293557=1.66%
(二)喷入水量对锅炉排烟热损失的计算
该套SNCR系统设计对象排烟温度为141℃,查饱和水与饱和蒸汽热力性质得(。=141℃
时对应的蒸汽焙hag=2758.46kl/kg。
因此根据喷入尿素水溶液时对锅炉热平衡影响的计算公式,可得喷入水量对锅炉排烟热
损失
Q。=2592.8qm3+(hag-hnl)qnm3
=75894276.723(kJ/h)
喷入水量对锅炉排烟热损失与锅炉燃煤发热量的比值为
100×75 894 276.723/5550293 557/2=0.684%
SNCR系统有无投运时锅炉热损失技术数据对比见表3-6。
第四节液氨SNCR 与尿素 SNCR工艺系统的主要区别
液氨SNCR与尿素SNCR工艺系统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还原剂的性不同。
氨和尿素都是被成功使用的还原剂。
纯氨系统脱确效率较高,氨透逸量较低,由于存在爆炸的危险,纯氨系统的性
差。液氨SNCR工艺,液氨的储罐和氨站的设计必须满足国家对此类危险品罐区的有关规
定。液氨容器除按一般压力容器规范和标准设计制造外,要特别注意选用合适的材料。氨的
供应量能满足锅炉不同负荷的要求,调节方便灵活、可靠。
—袁氨罐与其他设备、厂房等要有一定的防火防爆距离,并在适当位置设置室外防火
栓,设有防面、防静电接地装置。氨液温漏处及氨罐区城应装有氮气泄漏检测报警系统。系
英的部料压缩机、储氨罐、氨气蒸发槽、氨气缓冲槽及氨输送管道等都应备有氮气吹扫系
统,防止泄漏氨气和空气混合发生爆炸。
”慢案二般使用浓度为50%的溶液。在此浓度下,如果是比较寒冷的气候要进行加热,
因为器流的冰点很低,我高的浓度可以减少存储体积,但是需要进行额外的加热来避免悉
固。尿素溶液,挥发性很小,这样使用起来更加。
(2)还原剂注入的状态不同。
原素S小CR系统,原素是以溶液形式喷入护腔的,尿素溶液的液滴能够在护盛内穿透得
更远,这样可以加强混合,在大型锅炉上的应用比氨更加普遍。
氨面常作为蒸气注人。为了提供是够量的氨蒸气,就需要蒸发器,在正常的温度下需要
足够的压力。级气喷人设备比浓体碳入设备要更加品费和复杂。因此,减复SNCR系统需要
金数气化系统、复气/空气混合系统、望气检语系统。以浓氢和复水为还原剂的SNCR脱确
工艺一般适用于中小型锅炉。
品温人一配十级、尿素、氰原酸(异氰酸)三种不同的还原剂的脱确过程,发现三
种还原剂在不同的氧量和温度下还原t
NO的特性不一样,氨的合适反应温度-
,异氰酸的合适反应温度,
氨、尿素和氰尿酸三种还原剂分别在:0L
1%、5%和12%的氧量下脱硝效果蓝0;
。
从图4-1中可以看出,温度区间0t
位于730~950℃时,选用氨作还原剂10
的脱硝效率要高于选用尿素的脱硝效动。
率。当反应区域温度在950℃以上时,
尿素的脱确效率则可以保持在氨脱确围集本间品费下的理论版面效率”
系统之上。
的压力或需要时由液红输送系送入液红素少
慢中蛋稳定至一定的压力后、经管界额集发。
2制成体积浓度为5%的氮气供脱硝反应使用空气混合器,与稀释风机来的空气混合后
“该系统可以分为液氨的卸载与储存、
。政射系统等子系统。虽然氨气V空人品个工华、激氨的漏释、氨心V空气的计量与分
感原剂的SNCR系统有所不同,但概念和系统设计松乳收射系统的喷射系统与以尿素
天*(二)液氨储存与制备系统
液氨储存与制备系统的各装置需按乙类可燃气体系统设置;液氨卸料可通过氨压缩机进
行,在与槽车接口处设置用于卸氨前后排出管道中的空气并与排放系统相连的管道;液氨储
与制备系统中的自动门宜采用气动执行机构。
采用液氨作为氨气来源时,应保证氨含量在99.5%以上;设置储氨罐时,应布置在装
碧(车间)区边缘的一侧,并应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其
些卸站应靠近道路(或铁路)。
储氨罐容量宜不小于设计工况下3~5d的氨气消耗量;氨气制备装置(液氨蒸发器)
的出力应按设计工况下氨气消耗量的120%选择,且不小于校核工况下的氨气消耗量。
泵储存设备及运输管道上应有排空和氮气输入管路,液氨储存和制备系统应有控制氨气
水污染的措施,还原剂区和有可能产生氨泄漏区域上部设置的顶棚或类似结构不应有可能
造成氨聚集的封闭上凸区。